上市猪企中期成绩单扫描:累计亏损超180亿 平均负债率达72%行业动态
①上半年上市猪企“全员亏损”,累计亏超180亿元,温氏股份、天邦食品等亏损同比扩大;②前十三大猪企负债率同比提升,行业平均负债率或达72%;③业内人士称,随三季度养殖旺季来临,猪价回升或能给猪企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张晨静 王平安)今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宽松,受持续低迷猪价拖累,上半年上市猪企几乎全员亏损,累计亏损超180亿,伴随亏损的是近8成猪企负债率较去年年底提升近4个百分点,目前行业平均负债率或达72%。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披露,中国生猪近期产能逾7亿头,加上在建和闲置生猪产能逾10亿头,从上市公司角度看,2023年上市猪企生猪养殖业务尚未满产,2024年出栏量仍有提升空间。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随着养殖利润恢复,成本负担较轻且运营效率较高的生猪养殖企业可能实现更持续的经营性现金流入。
在近日上市猪企公布半年报中,普遍呈现出“以量换价”、“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除*ST正邦(002157.SZ)以外,前13家上市猪企202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多数猪企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前13家猪企中仅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和ST正邦实现同比减亏,温氏股份(300498.SZ)、天邦食品(002124.SZ)、大北农(002385.SZ)、唐人神(002567.SZ)、新五丰(600975.SH)今年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y6英亚体育。
上市猪企是否减亏与企业当前扩张出栏节奏和业务构成相关,诸如牧原股份上半年出栏量较去年同比持平,但完全成本有所降低,截至7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4.3元/kg;*ST正邦则是因为出栏收缩导致亏损面缩窄;温氏股份除了出栏量大幅增长,还因黄羽鸡业务加重亏损。
对于亏损下大型企业普遍扩张的现状,温氏股份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市场可能会阶段性处于非理性状态,为抢占市场份额,致使猪价波动更为剧烈。长期来看,大型企业资金充足、融资渠道丰富,大型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产能去化的速度可能会变慢,猪价有望稳定。近几年行业快速补充母猪的能力大幅提高,也有可能进一步熨平猪周期波动。
虽然猪企Q2净利润为负,但由于未达到长期深度亏损,部分上市猪企未达到现金流亏损。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猪企Q2单季度已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
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董事朱彧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产能利用率提升有助于生猪养殖企业进一步削减单位非现金生产成本,这是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增加出栏量的主因之一。大多数养殖企业在前几年已完成规模扩张,目前产能利用率仍有充裕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若生猪价格足以覆盖包括饲料、人工和设施在内的现金成本,尽管存在亏损,经营性现金流仍可能为正。例如,据惠誉估计,2023 年 6 月牧原股份的现金成本约为每公斤13元,低于其每公斤13.8元的售价。
对于大型猪企而言y6英亚体育,亏损状态下扩张抢占市场占有率并非毫无代价,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快速扩张的中型猪企可能面临风险更高y6英亚体育,前13家上市猪企中,仅中粮家佳康(和新五丰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年底下降,其他均为上升状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2.48%。
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猪企分别为新希望、天邦食品、傲农生物(603363.SH)、华统股份(002840.SZ)、*ST正邦,其中华统股份、*ST正邦、天邦食品、巨星农牧(603477.SH)资产负债率提升速度超过6个百分点,同时天邦食品和华统股份本期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朱彧进一步表示,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率回升或需要时间,预期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状况将继续受益于产能利用率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助力其比小型同业更早并更快地实现利润率与经营性现金流的双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养殖龙头牧原股份在今年已放缓扩张节奏,并加强下游产业链布局。近期牧原股份表示,公司会根据经营情况适当调整产能建设进度,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和现金流安全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另外,公司通过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围绕养殖产能布局屠宰业务。今年以来屠宰肉食板块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较去年有明显提升,7月份产能利用率接近50%。下一步将提升屠宰肉食板块产能利用率,力争实现屠宰肉食板块扭亏。
随着三季度养殖旺季来临,猪价回升或能给猪企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吴梦雷认为,年初部分区域猪病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产能去化,接下来的9-10 月份可能供给压力有所减少。不过10月份之后,整个供给压力会增加。9月中下旬看涨或比较明显,主要基于双节的消费提振和前面提及的供给端压力稍减。但不太看好年底,主要是供应端压力释放,预计9-10月均价区间 18-19元/公斤,年底18-18.5元/公斤。